这是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给出的答案。第28任哈佛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曾公开和明确指出了美国教育的精髓和目标: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精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和最伟大的烙印之一就是:怀疑一切, 质问一切, 澄清一切, 即使是那些所有人,包括你的老师教授, 你的父母亲友等都信奉的"真理"和"正确"。

这就是当今美国教育的精髓: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主张学生独立思考。意在获得一个信息后,保持一种合理的质疑,再根据其他背景决定自己的态度,学会问问题,敢于质疑权威。同样,尊重别人质疑你的权利。

大学最重要的创新能力就是对前人提出质疑。思考这一过程,才是批判性思维带给人类的瑰宝: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讨论的,也没有什么观点是不可质疑的。权威性的教学方法会抹杀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而这两点恰恰是孩子未来成才的关键。

使学生自己得出观点,而不是记忆观点

美国学校主张非权威主义。如果有足够的理由你可以挑战学校权威。学知识只是为了训练我们思维的方法。分数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独到的见解。事实上他们相对标准考试有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讨论。

美国学校没有将自己放在权威的立场,如果学生有足够的理由当然可以质疑和挑战学校,学知识只是为了训练思维方法,在那里,分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独到的见解。事实上,相对于标准考试,学校用更多的开放性问题讨论去打分。

我在参观卢浮宫的时候,遇到了一群当地的小学生和他们的美术老师,他们会在一些著名的画作前席地而坐,围成一圈。老师什么都不做解释,先让小朋友直抒己见,天马行空的说,然后一一认真回应,待学生都说完了,她才讲画家、这幅画的背景、色彩光影的运用等等。后来去了许多博物馆,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禁想到我们小学的美术课老师是怎么教的。

除了艺术课程,在自然科学也是同样的情况,我的美国室友说他中学物理课实验课占的比重非常之大,老师甚至鼓励学生用学的知识自己发明,他就是为此喜欢上了摆弄机械,还会自己组装摩托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的物理课是不是老师随便摆弄一下实验设备给你看看然后就开始做题?

李开复先生在进行语音识别研究时,研究方向与导师不同,但李开复要想继续研究,需要资金支持,他的导师考虑之后,依然给他客观的研究经费,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尊重背后是整个教育理念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