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低龄化的趋势使得小游学生的数量迅速蹿升,世界各地纷纷掀起了游学热,赴海外游学的学生里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但是不好的显现也在发生,一些学生适应不了国外的生活,这种现象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考虑一下出国游学这件事呢?
不得不说的小游学生“辛酸史”17岁少年寄宿家庭受委屈
小J,17岁,是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开朗男孩。2015年8月底,他来到了Swansea,开始了在当地学院的本科学习。
然而,当小J走进中介所安排的寄宿家庭时,他“傻眼了”。原本合同中写明的单人卧室变成了合租,小J不得不和一个德国男生挤在小小9平米的房间。房间里除了两张床和衣柜,没有桌椅等家具,也没有通风设施,房东从未按照合同定期清洗床单,小J的三餐甚至都无法得到保证。
最严重的问题是来自房东的种族歧视和语言侮辱。小J说:“比如房东要我们清理垃圾桶,分明是我和室友共同做的事情,但房东就会更加针对我,而且经常用S和F开头的脏话。”
出国游学不适应回国也不适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风大三选择出国,由于不喜欢自己所学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加拿大排名中上的本科院校,就读经济与金融专业。出国后不仅要面对语言、学业的压力,还有经济上巨大的压力,所以身心俱疲。五年后回国不仅没有拿到加拿大本科学历,身边的同学都已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因而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低龄海外游学——因人而异
诚然,美国的教育有不少方面是比中国先进的,如美国有一套让天才学生出头的系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这套系统脱颖而出;美国有鼓励学生创新的土壤,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无忧无虑地发挥……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中国人愿意把孩子送到美国的原因。
但是,中国家长也必须明白: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美国的教育,也并不是所有出国游学的孩子都能学有所长。
曾有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移民的孩子到美国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跟普通美国学生越接近,也就是说:越差。
一方面,美国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考察方式更加灵活。学生有没有做作业,考试成绩好不好,绝大部分的老师是不管的;另一方面,美国的中小学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这也对孩子的成功起到一半的效果。所以,小游学生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再加上没有良好的自律性,英语又不好,那么就很有可能从一个乖乖女(男)堕落成一个坏孩子。
所以,虽然中国游学潮风起云涌,但家长更不可人云亦云。
游学前的“商量”,可以很大程度决定孩子游学的积极性。试想,如果一个孩子“不快乐”,那么游学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吗?
所以,如果孩子主动要求出国,父母应该支持;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出国,孩子也比较配合,那说明双方的游学期望值接近,在游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通过沟通解决;最可怕的是父母逼着孩子出国,这也违背了『游学的最终目的』,还在带着负面心理游学往往会导致离父母最初的期望值越来越远。
此外,相比于硕士游学生,“小游学生”在各方面仍显稚嫩。他们,不仅要学会面对一个陌生的语言、文化环境,生活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要尝试自己一个人解决,这于他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因此,在“留美热”愈发泛滥的今天,小游学生出国更需要慎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总之想把孩子送出国游学,就一定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考虑,毕竟不是多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游学生海外游学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