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中阶段的出国游学,家长和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和去美国上高中的差别在哪?听起来课程设置、语言教育、甚至老师都差不多啊,可为什么去美国读高中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呢?
中国和美国的高中教育差异这个话题虽大,但是总体概括起来在于:老师、环境、视野!
1、老师的差距
近些年,国内的国际学校发展很快,质量提高不少,无论在初期创建时候还是后期运营过程中,学校管理层在课程设置上和美国或英国是同步的,大部分国际学校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现在存在于中国国际学校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有老师能够把教材完全教出来、把教学目的完整呈现、教学体系是否能完全与英美同步。在专家看来,虽然从教材上来说,获得一套美国各个年级的教材教程并不难,但是结点在于教学的老师,在于整体师资力量、整体教学质量。一般国际学校初创时期会好一些,越办下去,老师越难找,质量也难以保证。
有些国际学校为了省钱,聘请的老师都是相对来说质量不高的俗称“背包客”,有些老师凭老外的面孔“刷脸”;即使有些股东背景强、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也很难维持运营初期对外界承诺的纯正优秀外籍老师的比例,要么比例下降厉害、要么面孔更新很快。这里有文化的融合、冲突问题,也有外籍老师个人的生活理念问题等等。
但是在美国,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是不会来当老师的。相信很多人都有感受,当国内的孩子们进入美国学校之后,最大的体会就是老师人太好了,太有意思了。普遍来说,美国教育系统中的老师更有耐心、细心、有爱心。
一个好的学校,学校的核心价值不是课程设置,而是老师和教学体制;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国际学校和美国的高中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2、环境的影响
在国内读高中和去美国就读的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国内和国外的环境差异。到国外上学,孩子自然进入的一个全新环境,这里既有来自中国的同学们,但更多的还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老师、同学、寄宿家庭等。
在孩子语言还不够好、难以沟通的时候,想说汉语没问题,大环境里有中国同学。等适应期一过,自然进入以英文为主的语言环境,孩子学习的就不仅仅是语言。
另外,学校也是小社会,还要感受文化、适应文化以及要融入文化。孩子来到异国他乡,一旦语言关过了,最大的冲突就是文化的冲突了。比如说对待某件事情,中国人认为很简单,美国人可能就觉得你的做法不可思议。那么对待一个事物的看法,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也是完全不同的。你是很难去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这样去解决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去沟通这件事情。
身在美国学习,就要自然而然地入乡随俗。从字面理解,就是你不入乡也很难去随这个俗。未来的世界,是开放的、国际化的、地球是个整体,如想有番作为,更好的生存,必须具备放在哪里都能存活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和训练“入乡随俗”的能力。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呢!
另一方面,在国内的国际学校求学,尽管有各种关于语言、交流方面的强制要求,但同学互相之间说英语的机会还是很少。大部分就是上课的时间,其实也主要在听,练的是听力。
而真正的练口语增强语言能力,其实是在课下。同学们需要用更多的课余时间练习,同时也需要家庭支付更多的花费来达到增加语言环境、熟悉异国文化的目的。
3、广泛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读高中可以 “给你一双慧眼看世界”。目前来说,美国在很多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特别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理念和观点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美国整体的人文文化,高素质的整体水平,开放性的思维,是在国内教育体制内的孩子们很难感受到的东西。所以出国对孩子们来说,不仅仅体现在校园里有大不同,同时可以让孩子们放眼望世界,吸取更多更新的东西,增长见识。
而且,从美国大学录取的情况来看,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美国大学相对来说比较相信本土高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更加明显,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的申请结果明显好于国内的国际高中、普通高中。
显而易见,在美国读高中的优越性是很大的。学生普遍在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自立独立能力等方面,都比在众多亲人呵护下成长的孩子要成熟的多,进步地快。综合能力也比较强。所以美国大学很看重这些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子。
他们虽然知道这些同学的根在中国,也知道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但在相对同等的条件下,美国大学会更喜欢在美国高中读出来的孩子。
所以综合而言,从课程设置到老师匹配,从语言环境到文化的融入,从高中的素质培养到大学的申请、从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到未来的看社会的视野,中国的国际高中和美国的高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赴美读高中在现阶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