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接受了《三联生活周刊》采访,围绕美国精英高中教育话题,讨论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东北部的寄宿制高中。事实上,这个话题并不新鲜;记得若干年前“去美国读高中”潮流开始发热时,CNN找我做了专题采访。几年之后,旧事重提,因为低龄游学和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倘若我做媒体,我更有兴趣关注国内的国际学校办学,与美国高中之间的结合以及竞争。

美国高中

从2010年以来,国际学校遍地开花,我们不难发现更多的家庭选择小学或初中就读国际学校,之后转战美国高中。言外之意,国际学校成了美高的跳板。这就是国际学校和美高的结合。当然也有相当量级的家庭向我询问,国际学校高中和美国高中存在哪些不同,如何选择? 这就是国际学校和美高之间的竞争。

有家长认为读美高,沉浸在美国学生中,全天24小时英文,因此语言能力提高比国际学校更快。也有家长认为美高接轨美国大学更加成熟,因此优先考虑美高。以上观察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思考过于表面。浸泡在美国同学圈子,对口语提高相当有帮助,但就阅读和写作的提高,并无实质性优势。美高接轨大学更加成熟,但本质上是因为学生提前熟悉了美国生活罢了,并不能归功于学校体系。

要了解自己,先从了解他人开始:

那么美高和国际学校之间的区别何在?根据过去多年在美国高中和国际学校一线的从业经验,我今日来浅谈两者之间的一个最根本差异。

Joseph Conrad, 波兰裔作家,母语并非英文,但他所创作的英文小说,让英美作家俯首称臣,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你学习了另外一种语言,你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母语。

由此引申,当你开始在另外一个国家生活,你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的母国。对于一位15岁的青少年而言,当他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到新的环境去生活,他的最大收获将是真正开始认识原来的自己。

异国他乡的陌生是一种无法复制的资源,压力和新鲜感并存。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陌生会让你处处不舒服。在生活习惯上,中国人喜欢喝热水,但是生活在美国,你不得不开始适应没有热开水的日子;在人与人交流上,美国人的交流方式直来直往,中国文化倡导大事化小,能忍则忍的方式不再合适,中国学生不得不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再深一层,那就是价值观的碰撞。

众所周知,人总是在逆势中成长更茁壮。不能打败你的,就会使你变得更加强壮。学会新的一种生活方式,新的思维模式,新的语言,并非要去取代原有的,而是弥补和加强。当我们面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打给比方:曾经是小游学生的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之后,依旧喜欢中国美食,但我对它已经没有依赖,因为我同样接受墨西哥、意大利、希腊菜。出生在中国南方的我,我依旧喜欢家乡的米饭,但我也喜欢吃北方的馒头当主食。饮食仅仅是表象,其背后是一种接纳和转换新事物的能力。

做美国人+做中国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上唯一的华人校长,田长霖鼓励华人在美国做美国人,在中国做中国人--做两栖动物是何等高的境界! 国际学校完全可以培养出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才,但是几乎不可能培养出双文化人才,因为文化是需要体验和领悟。因此相比较与国际学校,美国高中提供了一次在极大反差和严重碰撞中认识自己并超越自己的机会。这种机会也就是两种教育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

正所谓风险越大,回报越大,但损失也越大。逆势虽然促进成长,但同时也是一大风险。中国学生的扎堆现象,无非是在面对陌生,面对种种不舒服,为了自保而形成的一股力量。小游学生所经历的迷失、孤独、失落、抑郁等等情绪,无非是面对陌生而表现出来的不适症状。成功克服了,美高的经历能够使一个人脱胎换骨;失败了,美高经历将击倒一个未准备好的青少年。

如果你是来自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和美国高中之间存在更多的是共性。如果你已经在国际学校完成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个人偏见,美高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收获。说到底,选择美高和国际学校无非就是在风险和回报之间找到平衡。因此,还是那句老话: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